2019 年,香港陷入动荡之时,李嘉诚以 “一个香港市民” 的身份,花了上百万在《大公报》头版刊登了一条广告,
这句诗源自唐朝太子李贤,本意是劝谏母亲武则天,不要对子女赶尽杀绝。但在李嘉诚这里,却摇身一变成了 “危机公关工具”,背后暗藏着多重玄机。
从对港府施压来看,他借 “摘瓜” 的隐喻,警示政府不要强硬清场,这一行为实则是对暴力的纵容。
而对中央示弱方面,李嘉诚以 “瓜农” 自居,暗示自己是被动卷入政治漩涡的商人,这种姿态正如有人指出的 “既像对香港说,也像对北京说” 。
在对资本避险上,他巧用诗意化表达,规避明确立场,为日后商业撤退埋下伏笔,毕竟 “模棱两可是商业生存哲学”。
对此,网友 @资本显微镜犀利评价:“这八个字堪称‘阴阳话术天花板’!既当爱国商人,又给暴徒递软刀子,最后还能让粉丝吹‘文化深厚’—— 李超人把唐诗玩成了黑话!”
2015 年,李嘉诚开始抛售内地资产转投英国,这一行为引发了 “别让李嘉诚跑了” 的舆论风波,新华社更是痛批其 “摘瓜弃根”。
到了 2019 年,“黄台瓜” 事件爆发,他暧昧不清的立场遭《大公报》暗讽 “与中央不是一条心”。
而 2025 年的 “卖港口” 风暴,更是将他推上风口浪尖。他把巴拿马运河港口卖给美国贝莱德,国务院港澳办转载文章直接将此定性为 “战略资产流失”。
从数据层面看,本次交易金额高达 228 亿美元,这相当于香港两年的财政储备。交易后长和股价飙升带来的市值增长达 1810 亿港元,超过全港 80% 上市公司总值。
并且,其涉及的港口网络覆盖 23 国 43 个港口,覆盖全球 6% 海运贸易,中国 19% 的货物都经此运输。
如此关键的战略资产交易,引发了极大争议。抖音热评 @正义瓜农总结道:“李超人的人生剧本:用‘爱国’赚第一桶金,用‘中立’保平安,用‘卖国’赚最后一票 —— 这瓜保熟,但心早就烂了!”
官方媒体层面率先发声,港澳办极为少见地转载了《大公报》所刊载的《莫天真勿糊涂》一文,字里行间旗帜鲜明地向企业界传递出清晰信号:在大是大非面前,企业必须明确立场、坚定站队 。
在舆论场上,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。# 李黄瓜卖国 #阅读量破 20 亿,抖音 “手撕黄瓜” 挑战赛播放量超 5 亿次。
就连其家族也陷入诸多负面事件,次子李泽楷三子随母姓梁,长孙李长治涉毒丑闻曝光,“绝户焦虑” 成为全网调侃的梗。
当资本试图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,等待它的只有历史的审判!” 李嘉诚的种种行为,引发了从官方到民间、从商业到舆论、从当下到历史对比的全面批判。
00 后更是犀利指出:“在他身上看清了‘爱国流量’的生意经 —— 今天能炒房,明天就能卖国!”
在制度层面也开始觉醒。虽然目前未明确看到相关条文落实,但符合舆论呼声的是,有提议修订《反外国制裁法》,新增 “重点人员及关联企业审查” 条款,同时民间倡议对涉及战略资产的交易实施 “全民否决权” 公投。
对个人而言,任何投机取巧的 “中间路线”,最终都会陷入两面不讨好的困境;于国家而言,守护战略资产需要强有力的措施,而非虚幻的 “诗刀”;
在当下时代,当 Z 世代高喊 “资本家吊路灯” 时,他们针对的并非财富本身,而是对背叛者良心的谴责。
当曾经的 “超人” 沦为人人喊打的 “黄瓜”,我们更应思考,究竟谁在守护真正的 “瓜田”,守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